当阳县位于湖北省中部,是鄂西山地向 江汉平原过渡地带,地处沮漳河中下游,荆 山山脉以南,县治玉阳镇。设7个镇,30个 乡,5个乡级镇。总面积2159平方公里,总 人口44.02万人,其中农业人口37.65万人,占总人口85.5%,农村劳动力17.63万人,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4人,民族构成绝大多数 是汉族,还有回、土家、满、壮、高山、苗、布依等12个少数民族。
本县历史悠远长久,是荆楚重镇,楚文化发源 地之一。自西汉天凤四年(公元17年)以来, 历代均为兵家必争之地。1925年以后,在中 国领导下,慢慢的变成为湘鄂苏区重要组成部分。
当阳古为权国。春秋时“楚武王克权,迁 权于那楚”,遂为楚地。秦置郢县,属南郡,汉 析江陵地,别置当阳(公元前149~公元前 144年),此乃当阳命名之始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
1. 名胜古迹甚多,有发展旅游业的优 越条件。号称“天下四绝”之一的玉泉寺,建 于南宋,重修于明代,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 院之一;寺前大型铁塔,铸造于北宋;还有 南宋时修建的“大雄宝殿”,均已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寺后风光特异的玉泉山,素有“三楚名山”、“荆楚丛林之冠”的美称。 因山下有泉,终年喷珠漱玉,故称玉泉,是 发展疗养、旅游的理想之地。三国古战场遗址 遍及全县各地:城西南的长坂坡,闻名中外; 附近有三国包、望儿坡;城西北有关陵庙、 娘娘井、太子桥、孙膑寨、大仙洞;城东北 有张翼德横矛处、坝陵桥、锦屏山、王建桥烈 士墓,城东南有周仓墓、楚昭王墓、麦城、糜城、赵家湖古墓群、绿林山、紫盖寺等。
2. 矿藏资源丰富。矿藏有石英砂、石 膏、煤、铜、铁、磷矿石等品种,以石膏、 煤、石英砂的储量较大,石膏石储量约4亿 吨;煤炭储量约4880万吨;石英砂为露天矿, 质量好,含铁率低,已探明和正开发的有石 膏、煤炭和石英砂。全县水利资源丰富,现 有水电装机容量9569千瓦,用电普及率已达90%以上。
3。名特产品较多:河溶镇加工的蚕丝, 号称“溶丝”,驰名中外;大堰水牛1950年已载入联合国粮农组织所编《水牛》一书;“仙人掌”茶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名特产品,被评为 全省名茶,并向全国推广。还生长着全国稀 有树种铁尖杉3000多亩;清溪河的娃娃鱼又名大鲵,属稀有两栖动物。
建国36年来,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来,当阳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 化。1985年国民收入3.56亿元(全社会口径, 按1980年价),比1980年1.13亿元增长2.15 倍,平均递增25.9%,人均807.7元,居全省 第二位。社会总产值达6.6亿元,比1980年 2.2亿元增加了2倍,平均递增24.7%。各项 经济技术指标,均创历史最好水平,经济效 益显著。1984年、1985年被评为全省经济效益好的先进县。
建国前,本县经济凋敝,民不聊生,田 园荒芜,灾害频繁,生产水平极低。工业仅 几家铁木手工作坊,产品寥寥无几,产量甚 微,至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0.39亿元。 建国后,在党的领导下,进行了大规模的经 济建设,至1985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达2.03 亿元,为发展生产,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比 较雄厚的基础。1985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 5.4亿元,比1949年增长12.9倍,平均递增 7.8%,其中,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 的比重由1949年的0.8%上升到1985 年的57.5%。
1. 农业。本县是全省商品粮基地之一,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,小麦、大麦、豆类次 之,粮食产量居宜昌地区第一位,经济作物 以棉花、油料为主。36年来,开展了大规模 农田基本建设,水利建设投资5802万元,其 中国家投资3861万元,先后治理沮漳河道148 公里,沿堤建设大小排(灌)闸118处,变水害 为水利;修建大中小型水库,蓄水量达4.4 亿立方米,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57.9万 亩,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8.2%;农业机械拥有总动力16.1万马力。
1985年粮食生产在面积减少、灾害频繁的情况下,总产仍达5.97 亿斤,比1949年增长3.39倍,是历史最高年, 也是宜昌地区唯一提供纯商品粮超过3亿斤 的县。棉花因有计划的调整,产量为11万担, 虽未达到1979年17.5万担的顶配水平,但仍 比1949年增长9.6倍。油料在“六五”计划时期 发展最快,1985年总产达54.4万担,居全省 第二位,比1949年增长22.8倍,比1978年增 长5.4倍。生猪存栏35万头,比1949年增长 5.4倍。清坪种猪已列为全省良种猪之一,还 有双莲荸荠、大鸪鸡等优良品种以及茶叶、蚕 茧、烤烟、黑木耳等。乡镇企业有较大的发 展,1985年产值2641万元(不含村及村以下工业),比1978年增长4.9倍。
2. 工业交通。建国后,在党的领导下, 从无到有,由小到大,已基本形成以采煤、 电力、化肥、建材、纺织、造纸、食品加工 等行业为主的工业布局。化肥厂于1971年建 成投产,合成氨生产能力已达1.5万吨;卷烟 厂年生产能力已达20万大箱;工业产品有榨 油机、碳铵、水泥、卷烟、纱、布匹、玻璃 制品等上千个品种。“松花皮蛋”1984年获农 牧渔业部高品质的产品奖;液压榨油机曾获省优 质产品奖,1985年“玉泉小曲”、“纺毛西服 呢”、“32腈纶纱”、“嘴金龙”烟获省高品质的产品奖。
工业总产值大幅度上升,1985年达2.62 亿元,其中:县属2.50亿元(不含村及村以 下工业4967万元),比1978年增3.4倍,经济 效益相应提高:百元产值实现利税26.3元, 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67.3元,定额流动资 金周转速度,在宜昌地区9县中均属第一名,实现了总产值、税利、财政收入的同步增长。
交通邮电:1949年以前,本县仅有汉 (口)宜(昌)、荆(门)当(阳)2条公路,跨越 县境92.8公里,主要靠水路和民间运输。如 今,焦枝铁路斜贯县境52公里,且公路通车 里程长达773公里,所有乡、村均通汽车,横 跨沮漳河架起两座铁桥、三座公路桥,结束了过去小水摆渡、大水相隔的局面。
1985年客运量164万人次,货运量101万吨。邮路总长 545公里,农村投递线公里。乡乡有邮局,村村通乡邮。
3. 商业。1985年商业网点6504个,从业 人员1.35万人,分别比1957年增长7.3倍和 4.6倍,社会商品零售额达1.96亿元,比1949 年上升29倍,比1978年增长1.56倍,农副产 品收购9149万元,比1952年增长13倍,比1978年增长54.6%。
4. 社会事业。建国后,科技、教育、文 化、卫生等社会事业也蒸蒸日上,特别是近 几年来发展更快。全县1978年以来完成科技 项目327项,有120项成果获奖,其中,获全 国部委和省政府奖各1项,获省部门奖17 项。教学条件改善,教学质量提高,全县有 中学69所,师范、卫校各1所,小学320所, 共有在校学生7.62万人,占总人口的比重由 1949年的4.7%提高到17.3%。
各类幼儿教 育、成人教育和业余教育快速地发展,参加电 大、函大学习的人数成倍增长。1984年被评 为省普及初等教育合格县之一;卫生事业蓬 勃发展。全县医疗卫生条件得到较大改善,有 卫生机构89个,卫生、技术人员1524人(不含 农村基层卫生人员),分别比1952年增加6.4 倍、1.7倍,病床数由1952年的20张发展到 854张。文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 来。现有文化、艺术馆(站、队、团)108个, 336人。现有广播专线个,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。
5.人民生活。1978年以来,全县人民生 活水平稳步提高。1985年农民纯收入560元, 比1978年158元增长2.1倍;职工平均薪资 964元,比1978年增长97.2%;年末城镇和乡村居民 储蓄存款余额6039万元,人平137元,其中城镇居民人平337元,农村居民人平103元。
1. 农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,但优势还未 充分的发挥,潜力未被充分挖掘,特别是山林、水面的管理与利用,还未达到理想的程度。
3。流通与日益发展的工农业生产不相适应, 一些企业经营上出现了被动局面。